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135章 国内少赚点,出去多赚点!

“对外?”

“这又是什么意思?!”

长孙无忌与房玄龄等人目露疑惑之色,搞不懂九安口中所说的‘对外’是何意思。

唯独裴矩眼神一亮,目光灼灼紧盯九安,毕竟前隋尚在时他就是主要负责西域贸易的官员。

九安冲裴矩露出一抹肯定似的笑容,“这事裴大人最有发言权,让本国商人与番邦进行贸易,收割他们的财富回国.....”

裴矩整个人激动了起来,接上话茬继续道:“商人们赚钱不可能不用,一旦花出去.....这钱不就成咱们自己的了??”

九安点了点头,目的就是这样的。

若是不开放国际性质的贸易,光凭本土消耗能力,很难短时间内让大唐商业繁荣起来。

而且,打仗是为了发财,是为了发展,商业同样也是。

相较于打仗所需的成本和时间,商业见效更快。都说商场如战场,这事只要在中间好好操作一番,所造成的伤害甚至比真刀真枪来的更加残忍。

这,就是经济战!

九安见众人陷入沉思之中,缓缓吐出一句,“届时由朝廷下旨鼓励商人出门赚钱,赚自家人的钱有什么意思,要割就割番邦的韭菜!”

封建王朝的商人没有地位,原因不光来自外界,与他们自己也有密不可分的关系。

提起商人,总是少不了投机倒把、唯利是图、为富不仁等形容。

但,商人同样是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环。凡事都有两面性,若是将商人的‘天赋’运用得当,那么大唐收割财富的能力将会变得极其恐怖。

大唐不能一直停留在农耕社会,商业的蓬勃发展将会为大唐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。钱能解决世界上百分之九十九的烦恼,粮食却只能让你裹腹不会饿死。

九安就不信,汉家商人玩不过那群白皮猪,凭什么让他们来收割全球财富?

李世民眼神涣散,心头也在不断盘算着九安的建议。好是好,但就怕无法形成有效的约束,不然将来商人做强,国家恐将又生出祸端。

平日里少言寡语的杜如晦突然发声,“陛下,臣认为此事非常可行!”

玄龄善谋,如晦能断。

李世民心头一震,万万没想到第一个开口支持的,居然是谨小慎微的杜如晦。

长孙无忌眉头紧皱,看了眼杜如晦后说道:“这件事确实有无尽的好处,但如何把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